金秋10月末,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办。由于矿业创新已逐渐演变为国际潮流,围绕智能矿山和绿色矿山的话题成为引领此次大会的焦点议题。来自全球各地最具盛名的矿企高层和专家就智能矿山都有哪些先进技术、未来如何进行智能和绿色矿山建设等问题各抒己见。来自矿产领域的学者与行业领袖在谈到中国现状时也表示,要想实现我国从矿业大国到矿业强国的转变,矿山建设必须走创新之路。
事实上,在智能矿山和绿色矿山的建设上,中国政府已经在行动。例如,2017年由六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只要企业在矿山的资源开发、节能减排、数字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环节多做创新,就有可能完成从传统采矿行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变,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类似的政策倡导下,中国也开始涌现能够满足采矿需求的创新型解决方案。铜作为安全环保且被广泛使用的国家战略资源,在矿业创新中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关注的资源之一。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开采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被重点研发。如今,矿业创新的扶持方已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民营资本也积极参与,通过创新为矿业带来一个又一个黑科技。
在铜矿大国智利,国际铜业协会正在引领这种新的矿业创新培育模式。经过长达10年的筹备,这家会员遍布全球的铜行业协会联手智利风投企业Aurus Capital,于2015年正式成立首个专注为铜业和矿业增加价值的风险投资全球基金。这个名为AURUS III在当地已成为民营资本与政府机构在矿业创新合作上的典范,在成立的第一年就获得来自美洲开发银行、智利国家矿业公司和三井物产等资方的2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随后,智利政府又追投4000万美元,把资金总值增加至6500万美元。由于基金表现令人满意,新的1亿美元融资已被提上日程。
类似于中国政府对绿色矿山相关技术的扶持,该基金大力支持矿山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等领域相关的技术。同时,还致力于开发能提高矿业生产力、增加操作安全性、提高生产工艺和减少采矿损耗的新技术。基金自成立以来,很多经过Aurus Capital扶持的公司已由初创企业成长为可以持续为全球铜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明星公司。
这其中包括改进阴极铜提炼技术的企业Nova Mineralis。黄铜矿作为最常见的硫化铜矿石,其储量占全球铜资源的70%。冶炼硫化铜矿石的常规方法是首先进行包括破碎、碾磨、矿石浮选等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处理,然后进行浓缩物的熔融转化和金属的电解精炼。但这种处理方法仅在中、高品位矿石上可行。对于低品位原生硫化矿,目前尚没有经济上可行的处理工艺,大量低级硫化铜矿石也因此被采矿企业弃于地下不予开采。针对这一问题,Nova Mineralis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滤化技术,使铜矿开采公司在提炼氧化物和二级硫化物的提炼厂内,在室温下也能提炼出纯阴极铜。这不仅省去了进行相关冶炼操作的费用,也减少了硫化物的冶炼,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数字采矿解决方案的先驱Minesense也是接受投资的明星企业之一。这个总部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企业,因为其对采矿企业的杰出贡献,被选入2018年度全球清洁技术百强(Global Cleantech 100)榜单,是业界公认的矿业技术新星。Minesense的核心技术可以归结为简单的一句话:利用传感器和其他数字设备提高实时矿石分选能力。虽然听上去简单,但该技术对于采矿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突破。在矿山上被开采的矿石包含了大量的杂质和其他岩石物质。因此,采矿企业每年仅仅在采集和运输这些杂质上就花费大量成本,并造成相应的污染。为了减少浪费并增加分选效率,该公司在铲车和传送带上添加传感器等设备,并和软件计算相结合,形成ShovelSense和BeltSense技术, 通过前期排查成功帮助采矿企业提高了至少20%的利润率。
它们之间还包括为建设智慧矿山而生的智能信息技术提供商TIMING。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三维建模技术,把开发的系统同矿山现有的基坑设计、岩土模型和传感器网络相结合,提供对岩土工程条件、拖曳系统、边坡控制、结构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管理。TIMING的系统还利用3D可视化软件将矿山实际情况与采矿计划进行直接比较并评估偏差,以实施纠正措施和自动研究替代方案。通过这些技术,TIMING使矿山具有人类般的思考、反应和行动能力,帮助铜矿企业实现智能管理。
在今年6月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举办的世界铜业大会(Copper to the World Conference 2018)上,国际铜业协会全球技术总裁Hal Stillman表示,希望把在智利运营良好的创投基金模式引入澳大利亚。他说,初创企业现在知道去哪儿筹集资金与指导,也知道去哪儿寻找铜矿公司进行技术试验,南澳大利亚州有机会成为这个全球网络关键的一环。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和行业组织也开始通过企业和资本的力量培育铜业创新,且创新重点也逐渐从采矿延伸至其他领域。我们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也将诞生越来越多的铜业黑科技,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助力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作者:国际铜业协会 蔡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