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江西铜业涨1.69%,成交额2.46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709.17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江西铜业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舆情分析来看,8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27.71,高于当前价35.30%。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异动分析
稀缺资源+黄金概念+金属铜+参股券商+小金属概念
1、截至2013年末,公司 100%所有权的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1032万吨,黄金331吨,银9386吨,钼23.9万吨;硫10062万吨;公司联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资源按本公司所占权益计算的金属资源储量约为铜407万吨、黄金42.4吨。(2014年,公司计划生产阴极铜112万吨、黄金25.4吨、白银560吨、硫酸295万吨、铜精矿含铜20.9万吨、铜杆线及其他铜加工产品92万吨)
2、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铜和黄金的采选、冶炼与加工;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金融、贸易等领域,并且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建立了集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业务。2023年10月30日互动易回复:公司2022年共生产黄金88.8吨,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生产黄金55.00吨。
3、2020年,公司自产矿含铜量20.86万吨,阴极铜产量164.25万吨。
4、2016年年报披露,公司持有中银证券1.25亿股,占6.31%股权,最初投资成本和期末账面值60亿元,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5、截至2013年末,公司 100%所有权的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1032万吨,黄金331吨,银9386吨,钼23.9万吨;硫10062万吨;公司联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资源按本公司所占权益计算的金属资源储量约为铜407万吨、黄金42.4吨。(2014年,公司计划生产阴极铜112万吨、黄金25.4吨、白银560吨、硫酸295万吨、铜精矿含铜20.9万吨、铜杆线及其他铜加工产品92万吨)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528.49万,占比0.02%,行业排名12/59,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05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528.49万 | -2703.09万 | -3839.95万 | -4140.99万 | -6769.62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4896.92万,占总成交额的6.59%。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2.78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2.78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20.03,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开发区昌东大道7666号,成立日期1997年1月24日,上市日期2002年1月11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铜和黄金的采选、冶炼与加工;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金融、贸易等领域。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阴极铜59.38%,铜杆线16.87%,黄金9.88%,白银3.92%,其他有色金属3.72%,铜精矿、粗杂铜及阳极板2.13%,主营业务_其他1.60%,铜加工产品1.31%,稀散金属0.43%,其他(补充)0.43%,化工产品(硫酸及硫精矿)0.32%。
江西铜业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铜。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稀土永磁、稀缺资源、国资改革、分拆概念等。
截至3月31日,江西铜业股东户数12.34万,较上期增加1.97%;人均流通股0股,较上期增加0.00%。2024年1月-3月,江西铜业实现营业收入1225.17亿元,同比减少4.08%;归母净利润17.15亿元,同比减少2.29%。
分红方面,江西铜业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7.6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5.34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3月31日,江西铜业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动股东,持股8359.0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446.88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1127.4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52.47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510310)位居第七大流动股东,持股786.57万股,为新进股东。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位居第九大流动股东,持股605.78万股,为新进股东。华夏沪深300ETF(510330)位居第十大流动股东,持股566.13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